中美贸易紧张关系的不确定性,中国出口商急于在新关税生效前将货物运抵美国港口,导致中国运往美国的集装箱价格大幅上涨。
在过去1年里,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陷入了针锋相对的关税战,并对彼此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企业对贸易战的担忧日益加剧,促使了大量出口商提前发货——这种现象被称为“前期吃重”( front-loading)。
相比,由于圣诞节前的货物发送需要,中国到北欧的运费同期仅上涨了11%。
事实上,早在9月份美国宣布上调关税前,许多进口商就已经开始囤积货物,“前期吃重”因素提振了中国的出口。对此,Freightos首席执行官Zvi Schreiber)表示,许多中国出口商在原定于2019年1月1日提高10%的关税之前提前装货,这推高了跨太平洋航运的峰值价格。Zvi Schreiber建议美国进口商清楚自己“前期吃重”的限度,了解自己到底能承受多少。
据路透报道,马士基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5%至10%,这主要是因为美国零售商要增加库存逃避新税。
事实上,数月来多个行业的供应链管理部门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物流延误警告:西海岸港口拥堵
此外,由于大量进口商“前期吃重”,已经有物流公司发出通知表示在未来几周内,通过西海岸港口的集装箱的可能会面临延误。
物流公司 MIQ Logistics已于12月18日发出警告表示,美国西海岸的港口,尤其是洛杉矶和长滩码头接收到的集装箱数量已经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港口极度拥堵。据报道,集装箱放置在码头的时间已经超出以往,而且即便集装箱运出,等待时间依旧比以往长,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托盘短缺导致的。 |